需要的是放鬆,而不是緊追-我的意外假期(八)

 
該圖片來源自pixabay


時間的匱乏感從何而來?

長久以來我對於「時間」總有個匱乏感,仔細想想,這好像是在前公司任職時開始的,每年年底10月~隔年農曆過年前這段時間是紙類印刷的旺季,因為要做各公司行號的賀年卡、紅包袋.....等關於過年要用的紙類印刷品,業務量會是平日的5倍起跳,就是平日一天若發稿3件,到了那段時間一天平均10~15件起跳,越靠近過年量越大,壓力也越大,因為一堆客人都會擠在最後火燒屁股時要趕件。

而我的職位非常雜亂且分工不明,在那段時間工作量非常重,除了發稿、做稿,我還要幫忙接電話應付客人,有過好幾次電話全滿線的狀況,除了我在講電話,其他業務、出貨、美工人員也都在講電話,然後還有客人之後打來問「為何剛剛電話打不通?」,每年那段期間真的壓力爆表到天邊,而我的壓力來源是

「今天不發掉,過幾天客人就會追殺著要東西」
「今天不趕快處理,週三沒辦法交件」
「細阿!(台語)這東西印壞了,要重印補救,需要多1~2天時間,客人把時間抓太緊了,週五怎麼交啊~~~~」(吶喊)

然而大部分電話都是我在接的,就會接到「小姐OOO卡片好了沒?」、「XXX紅包袋印好沒?」、「XXX喜帖好了沒啊?」,有時客人因為自己要辦活動、婚期將至,怕來不及,甚至照「三餐」打來問進度,問到彼此火氣都很大,甚至吵起來,我還有幾次被客訴態度差,主管最後還要安撫客人,我甚至有過在旺季時連睡覺都在做著「交不了件被客人狂罵」或「漏發稿件交不了件」的惡夢而驚醒!

試想在那樣的環境,就算告訴自己「慢下來!慢下來!」好像也沒啥用!
因為內心天天想到的畫面是「被老虎追,要逃命」的恐慌!
也因為這樣,原本不是急性子,也漸漸變成了急性子。


學時間管理,有比較好嗎?

為了能緩解這種匱乏感,在近3年身體逐漸好轉下才有餘力想去解決這個問題,而我卻往能夠「榨出更多時間」的方向來找答案,於是我有陣子一直在看時間管理的書或PodCast,發覺那些老師真的不是普通的厲害,有人自己本身的工作都已經忙爆了,可以發展出利用零碎時間寫部落格,而且是2~3天更新,我就想效仿,看能不能榨出更多時間來做更多事情。

於是我也就參考了做法,開始使用電子筆記軟體安排每天的to do list,可是我卻發現自己有個問題,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,有那個to do list跟沒有一樣!例如,像是張永錫老師最有名的方法,每天先吃3隻青蛙(即重要的事情),加上5~6隻蝌蚪(小事雜事約10分鐘內可處理)的這種方法。

剛開始用的時候真的是蠻不錯的,後來發覺有些青蛙的時間會誤判,例如以上某章節線上課程約1小時,當天就安排了2小節,最後因為做筆記的關係,超出原先預計時間,導致上課進度拖慢,就產生焦慮感,然後有些小雜事安排要做,就是拖延著將日期不斷的改成明天,基本上就是不想做,既然不想做到底為何要排呢?要不要就刪掉算了?最後我卻發現,學時間管理想解決匱乏感的問題,我卻更焦慮、匱乏了!忽然覺得自己很好笑,是找錯方向了嗎?還是我誤解了這套方法?


來自身心的提醒

可能是長久以來的工作性質就是「趕趕趕」、「追追追」,然後又待在那環境長達10幾年,都變成一種慣性,會習慣壓迫自己的體力、精神、時間去達成目標,就如同我在第一段形容的那種高壓工作下,儘量滿足客人的交件日期那樣,讓我做什麼都急著看到結果或希望提早達成。

還有一點就是,近幾年身體在藥物的控制下有了正常的生活品質,讓我有多餘的心力去做除了工作之外的興趣,像是寫作、畫圖、上上線上課程...等,會有種「過去那段時間好好利用的話,該有多好的想法!」,然後會想把那段時光沒做的,儘量現在多做而壓迫自己去達成。

直到現在我從公司畢業後,放假待在家的這段時間,這種急迫感仍持續成了1種慣性存在我的身體與心理,直到這幾天我因感冒除了全身無力昏睡一天外,腸胃不適一直拉肚子跑廁所,因為這個情況,所有原先計畫要做的事情就被緩住了,改成適合目前身體能負荷的狀態用最低標去做,或者就乾脆別做了休息一整天也可以,結果是,我竟然有種輕鬆感,就是那種,就算今天一整天什麼都沒做,也不覺得有罪惡感的這種輕鬆,頓時覺得,怎麼之前從未感受到這種舒服的狀態呢?

也因為這樣,進而發現我是不是從以前到現在都把自己逼得太緊而不自知呢?既然都離開了原公司,要不要試著把目前的生活步調再調的慢一些,行程的安排再放得更鬆,讓自己能夠更加從容呢?連帶也能減緩待業與生活中不時出現的焦慮感!這是目前發現的問題所在。

張貼留言

0 留言